5: Education in Public Fine Art Schools

蔡元培与美术教育

蔡元培在留学期间,康德“美的超越性与普遍性”的理念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6年辞去教育总长职务
1917年:做“美育代宗教说”演讲
他认为美术在变革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向北洋政府建议开办美术学校
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发起成立北大画法研究会
蔡元培极力支持林凤眠执掌国立北京艺术学校

从北京美术学校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美育”思潮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使得美术教育脱离了实业教育的阶段。
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郑锦任校长
1921年:改称北京美术专门学校
1925年:增设音乐、戏剧二系,改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
1927年:奉系时期改称为京师大学美术专门部
林凤眠聘请齐白石任教
1934年:教育部令恢复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学校南迁

在林风眠的组织下,1927年5月1日,北京艺专师生联合社会的进步艺术社团组织了艺术大会,美术系举办美术展览,共展览了200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多抨击社会、讽刺现实。… ...➔➔➔

4: Emergence of Private Fine Art Schools

第一节 上海美专与刘海粟的美术教育活动

早期上海美专的美术教育

周湘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1911年:私人美术学校(布景画传习所)
1912年:西法绘像补习科
培养的人才:照相布景画-舞台布景画-肖像绘制
弟子:王师子,杨清磐,丁悚,张眉荪

1912年底:刘海粟创办私人美术学校 (校长乌始光)
1915年:正式定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
1920年:上海美术学校
1921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1930: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13:举办画展
1918:《美术》创刊。
1919:学校教师组成天马会;邀请日本画家石井柏亭讲学;组建校董会,有蔡元培、梁启超、王一亭等知名人士
1923:学校建立艺术协会,建立《艺术》周刊;潘天寿任中国画系教师。

刘海粟与“ 模特儿斗争”

1914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第一次使用人体写生(模特)教学
1915年:上海图画美术院开设人体模特儿课程。起用15岁小男孩做人体模特
1917年:举办暑期成绩展,陈列人体习作素描,引发社会反响。… ...➔➔➔

3: Upsurge in Study Art Aboard and Fine Art Education in Early 20th Century

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与美术教育

西方文化进入近代中国后,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制度,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即派学生赴美留学。1905年,清政府废弃科举制度,延续千年的文人传统升迁之途就此废弃,留学海外、学习西方文化与知识便成为读书人新的目标。

日本是学习西方成功的代表,文化语言生活习惯与中国相似,同时日本政府为学生提供种种便利,因此日本成为当时留学生首选的目的地之一。

1906年左右的10年间,赴日留学生达2万余人,许多人学成归国后推动了各地的美术教育,如早期的曾延年、李叔同,曾延年学成回到家乡四川,担任成都高等示范学校艺术教职。北京、江苏、四川为赴日留学大省,这些地区的新式教育发展得更加完备,同时很多学校直接仿照日本教学模式办学,开设西洋画科,也聘请日本教员任教习。

留学日本的画家有,陈师曾、何香凝、高剑父、周湘、陈树人、陈抱一、张善噂、张大千、丰子恺、刘海粟等。

留学欧美的中国学生与美术教育

关作霖为代表的外销画家是最早留学欧洲的画家,之后留学欧洲的还有李铁夫、周湘、李毅士等。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民主”、“科学”思潮洗礼下,留学法欧成为风气,不少人半工半读,这一时期的代表有林凤眠、徐悲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