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未來

關注了一下信仰和生育率的討論。

和某些人所想像的不一樣,全世界的無神論者比例在1970年到達歷史高點後,人口在逐漸下降。
而以信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為主的信教人口在逐漸增加。 這可能和無神論者的低生育率有關。

虔誠的信仰者會有充足的動力生育。

要維持一個完整的能養育子女的家庭,個人是需要為家庭或者所在的社區犧牲的,這就需要某種共同的信仰作為凝結核。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傳統社會通常在教堂結婚。

不要看不起生育很多子女的家庭,因為他們才是未來世界的繼承者。

(轉載)
——————————————————————————————
孩子到哪裡去了?低生育率的具體理由有以下幾個:

1、成本
普遍認為,不生孩子是由於生育的成本比較高。在發達國家,人們認為生育成本比較高,但政府的補貼非常多。在如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讓孩子吃飽喝足沒有任何壓力。成本這一點被反駁。

2、焦慮
所有的經濟危機對生育率都有非常負面的影響,但是很多國家並沒有長時間的經濟下滑,這不可能解釋幾十年來的生育率崩潰。

3、性解放
平權運動和性解放對生育率的影響,最開始爭議非常大。
一方面,女性參與工作,高等教育,使得生育年齡嚴重推遲,生育率自然下跌。婚姻法的改變,性解放(避孕藥),使得女性可以不結婚又有性生活,同時也導致離婚率開始飆升,自然也會影響生育率。

目前證據,是認為女性工作對於生育率而言,利大於弊。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工作最少的日本韓國,生育率都很低,日本1.4,韓國0.9。而性別最平等的北歐國家,生育率穩定在1.75以上,比別的歐洲國家高。

但是,女性工作,最後導致的差距也很小。女性工作最少的國家(女性失業率20%+),對比女性工作最多的國家(女性失業率5%),生育率也就是1.45 對1.76的差別。0.3個孩子,不足以解釋從3,4,跌到1.5的慘況。而且這個衡量方法,還受到經濟狀況的干擾(女性失業率那麼高,男性估計也沒工作)。

4、宗教
最後,影響最大的數據,就只剩下宗教了。

不同宗教信仰,哪怕收入一樣,教育一樣,性別一樣平等,生育率都會有巨大的差別。

比如最保守的信徒,如美國摩門教徒,福音教派,他們的生育率比鄰居最少也要高出1,也就是多出整整一個孩子。穆斯林更是恐怖,比鄰居要高出一到兩倍。相反的,信仰最弱的,也就是世俗派美國人,生育率只有1.66,只比佛教徒和猶太教徒高。信仰越弱生育率越低,這個是所有西方國家的定律。

信仰導致的生育率差距,隨著時間還在逐漸拉大,而不是縮小。

所以,幾十年前認為發達社會會徹底世俗化的理論(成為Secularization theory),完全破產了。這麼巨大的生育率差距,使得無神論者沒有任何人口優勢。

美國的猶他省,是摩門教的核心地區,最早就是摩門教徒佔領這塊地方,後來才加入美國的。但從1920年,到今天,猶他一直接受著大量的非摩門教徒移民,但摩門教徒的比例,卻從60%上升到75%,因為摩門教徒有著壓倒性的生育率優勢,人均生3.3個,比鄰居高一倍。

美國和歐洲的生育率差距,也能用宗教信仰來解釋。歐洲雖然表面上信教,但民眾的虔誠程度極低,不比東亞高多少(丹麥有主教公開說不信上帝)。因為歐洲的教會,都是國家教會,國家壟斷的教會,主教都是吃皇糧的,沒動力發展信徒,使得宗教勢力非常薄弱。而美國以自由競爭立國,教會的組織力,說服力,遠高於歐洲,所以信徒維持了美國的生育率優勢。

從二戰後到今天,生育率大崩潰的主要原因,也是宗教信仰的大幅下滑。如果全西方都是基督徒(不用特別虔誠的那種),那不用移民也能保持人口增加。東亞的低生育率自然也非常容易解釋,就是普遍的無宗教。

信徒會繼承這個世界么?

既然不管是哪個國家,信徒都有生育率優勢,那我們自然要問為什麼。為什麼信徒生的比不信的人多那麼多?

Eric教授對於這點,也沒給出什麼結論。因為這個問題更難回答。但我這裡結合我自己的研究和觀察,給出兩個理由。

a) 社會撫養 vs 個人撫養。

信徒和非信徒相比,社會組織力,互助程度,都要高得多得多。信徒每周都得聚會禮拜,所以對鄰居都非常熟悉,同時,所有主流宗教都強烈鼓勵信徒互助。所以信徒有條件也有動力互助。

這個互助,使得信徒生孩子,遠遠比非信徒容易。因為養育孩子的主要成本,就是勞動成本。但能互相幫忙的話,這個成本要低得多。

做個比方,雙職工家庭的小孩子,肯定得要送託兒所,而託兒所一是貴,二是效果也不好(研究認為託兒所的效果,要不是中性的,要不是負面的,不可能比父母帶更好)。但宗教群體可以很簡單地解決這個問題,讓別的家庭幫忙帶。星期一家庭A,會接過其他四個家庭的孩子,媽媽留在家裡帶孩子。星期二,家庭B的媽媽請假,接過ACDE的孩子。。。因為宗教群體內部的互信,長期接觸,這樣做沒有什麼顧忌,成本非常低,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好(有一堆穩定,父母互相認識的玩伴)。所以宗教群體省掉了一個巨大的花銷。

這不光是育兒費,還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名教友丟了工作,別的教友會幫忙找新的。教友生了大病,會有富裕的教友捐款補貼,撐過疾病。

最後的影響,就是教徒的幸福度和安全感都遠高於非信徒。教徒不需要像中國人那樣,存下幾十萬,買了房才敢生,因為他們有教徒的互相幫助,條件湊合了就敢生。生活質量也能維持的不錯。

最極端的例子,是以色列的超原教旨猶太人(ultra orthodox,又稱haredi),維持著7左右的生育率,也就是每代人口翻3.5倍。他們基本放棄世俗生活,主要靠領福利過日子,生活圍繞著家庭,和研究宗教經典讀過。他們儘管窮,但並不窮困,因為極高程度的互助,使得他們生活中大部分東西都不用花錢,教育,醫療,養老,等等,都會在社區內部,靠義工解決。所以調查發現他們並不覺得手頭拮据,和那些年薪幾十萬,卻還有巨大經濟焦慮感的世俗精英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人古代維持的高生育率,也是宗族文化導致的。宗族信仰導致了宗族社會,為個人提供了分攤風險的辦法,使得漢族經濟效率穩定性大大提高。漢族農民憑藉著這個優勢,打敗了中原的其他一切競爭者,南方的那麼多少數民族,都是最後人口上競爭不過漢族,被吞沒掉的。

但宗族文化是脆弱的,依賴著農村的土地。當現代經濟衝擊來臨,人們為生計搬遷到人人陌生的都市,宗族系統就徹底崩潰了。東亞人就成了鋼鐵叢林里的無助個體,再也沒有了以前那種驚人的生育能力。

b) 生存意志。

第二個原因,涉及到「為什麼要生孩子」的問題。

人類發展到1950年前,都沒有這個問題。生孩子純粹是出於本能,性給人帶來快樂,又沒有更好的娛樂,而性的副作用就是孩子。不想生也會生,除非願意當和尚。

但發達經濟體的出現,一使得避孕技術發展,徹底斬斷了性和生育的聯繫。二導致娛樂業的發展,今天人不用性,不用孩子,也能有非常豐富的娛樂生活。

所以,今天生孩子的,都是真心想要孩子的。生多少個孩子,是人主觀意願決定的。

什麼決定這個主觀意願呢?那就是信仰。

比如基督徒,為什麼生孩子更多?因為基督信仰的核心因素,就是認為人的生命是有正麵價值的。上帝以自己為模板,創造的人類。派自己的兒子,為人類而死。這樣的人,當然是有價值的。那些收養殘障兒童的,95%都是基督徒,原因也是這個,因為不管是怎麼樣的生命,只要是人,在基督徒眼裡都有著無可磨滅的價值。

所以,基督徒願意生,因為孩子是有價值的,生命是最後能得到救贖的,這就是生存意志,不為外界所影響。

反過來,我們可以看到無神論者的種種言論:

「地球上人太多了,生孩子給地球增加負擔,土地也裝不下這麼多人。」
「現在生活壓力那麼大,孩子生出來也是受苦受難,當韭菜,不生為好。」
「生孩子生活質量下降巨大,完全沒有了自由,丁克族瀟洒得很,為什麼要生?」
「買不了房子,怎麼找到對象結婚生孩子/男人又窮又搓,不想和他們結婚生孩子。」

這些言論里,其實有一個共同的核心觀點。就是否認人的價值

環境說法,認為環境的價值大於人的價值,所以為了環境寧願不要人。相反的,基督教義說,人的職責就是作為神的代理人,管理萬物。地球就是給人的,所以絕對不會本末倒置,為了環境不生孩子。

很多人認為自己享受的價值,大於生命本身的價值。
如果一個人無法享受生活,就寧願不活。相反的,基督教義,認為凡事是次要的,哪怕生命再苦,也會在天堂得到回報。 所以沒有享受的生活也是有價值的(更別提苦行僧這種典範了)。

自身自由說法,認為父母的快樂,大於潛在子女生命的價值,所以為了自己瀟洒,子女還是不要出生為好。相反的,基督徒認為孩子是神的禮物,你敢為自己瀟洒,拒絕神的禮物?父母為孩子犧牲,是理所當然,不需要任何回報的。

不願結婚說法,是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必然結果。 在女性能獨立生活的今天,不用結婚也能活,所以無神論者的結婚率自然會崩潰。但基督教義里,家庭是神欽賜的組織,是生活的核心,哪怕經濟上沒有好處,虔誠的信徒一樣會拚命試著結婚。所以貧窮的教徒一樣能維持婚姻 。

這兩個因素,導致信徒有著巨大的生育率優勢。而且這也不光是現代才有的,從羅馬時期開始,基督徒就比隔壁的多神教生育率,生存率要高得多。

基督徒不會學羅馬教的人,認為女性價值低,把女嬰扔在門外凍死,所以基督教的育齡女性高於其他教的。基督徒不會把瘟疫病人丟到街上去,自己躲在屋裡,而是會冒著生命危險,照顧病人,喂飯喂水,使得基督徒有了高一倍的生存率,也讓受幫助的鄰居感動到皈依。

這才導致了基督教從50人的小邪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哪怕羅馬覆滅了,基督教卻長存。 哪怕是抄襲基督教的伊斯蘭,抄的也是滿分作業,所以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今天基督教面對的挑戰,不過是2000年無數挑戰的其中一個而已。但多少帝國覆滅了,十字架卻越來越多。

加入對話

11條評論

  1. 當然,做人總得信些什麼的。

    但當代年輕人不選擇生育,並不完全是享樂主義和物質主義吧。就現在而言,天朝各個地區的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分配自然也不平衡,可能生在擁擠的發達地區的人(無產階級),本身就負債纍纍,也就不見得會生育來增加負擔。相反,在農村等欠發達地區生活的人,可能還是會選擇生育,農村的資源雖然有限,但至少成本不高,這也就是為何會出現那麼多的留守兒童。

    簡而言之,人類社會問題的根源就是經濟分配。(個人理解)

    1. 還是觀念的問題,否認人的價值認為增加負擔。自身的享受大於創造人本身。這篇文章在講越虔誠的人更有可能生育更多的人,繼承這個世界。

      1. 虔誠的信教者能否生育更多的人這個現實中無從考究,我不好評價,但生育越多的人能繼承世界這個觀點我不是很贊成。如果這個觀點為真的話,那麼婦女或將淪為生產資料。
        (個人見解)

  2. In my opinion you are not right. I can defend the position. Write to me in PM, we will talk.

  3. 您好,朋友:
    見字如面,
    I’M 李海博客,是最老的一批九零後。
    我通過[蟲洞]頁面隨機穿越而來。
    [蟲洞]頁面和[十年之約]項目是我忒喜歡的項目。
    即便我目前還暫時沒被收錄,但這不重要。
    我喜歡這種隨機、未知和不經意的相遇。
    因此我每到訪一處,也總會隨機留下點啥。
    類似於[I’M 李海博客,到此一游]等等廢話;
    或[您的博客真箇性/漂亮/有biger]等等彩虹屁。
    您的博客是我被傳送到訪的未知地之一;
    祝您諸事順遂,萬事安康。
    期待和您再次相遇。
    畢竟,蒼生眾相,有趣的靈魂,可不多…
    ——I’M 李海博客。
    = https://www.lihaiblog.cn =

留下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