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复古与文人趣味

南宋
文人想要回到唐代文人的状态
对于正统文人来说,佛教是很激进的。

在韩愈这里,仁变成外在的博爱,加了新的观点。 如果不把仁义变成道家的哲学的话语,就无法与道家进行比较。
学而易明 :学习好懂得知识就有智慧吗?韩愈偷换了概念。
他其实对思想史做了一个改造,是为了与佛老进行斗争。
养其根而俟其实:先修身,达到这个境界,(对自己是非常自信的)
要去辩别哪些东西是正统的,(但有些经就是后人编的,还是要强行解释)
可以把他的美学归结为:求道,最正统的方式追求的文学。
不可以不养也 :美学之道,寻求一个外在的归范之道。青年总是要长大的,不断的区分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处心有道……:把内心做到位了,还可以让更多的人领悟这个境界,他对于艺术的理解,“文以载道”有人把他的理解为约束,道不是书本上的知识,由道来把文撑起来。

柳宗元:作文之法与历史传承意识
故吾每为文章…… :养气而养心,不断地在养我的气,排除错误的路径对我的干扰。把道讲通,写文章的道理。
他比较开明,不仅讲正统,还要读集部的文学性的东西。
史记不仅是简单的歴史的东西。
目的是把文章写好就要琢磨根源,学最根本的东西,更不要提佛教的东西了。

由唐至宋:文人意识的逐渐自觉
欧阳修只是以前为了当官赚钱,骈体只是为了了解一些知识点,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但即便如此主考官赏识我。
我读书还是明道理的,但现在用的时候却用来得罪人。
写实文还是不容易的。
你要考好先把高考作文写好。
天圣中,天子下诏…… :皇帝:但以后不要搞形式主义了。 还是要有一些真正的学养。
儒家的下渗,到民间,师道的重要性。
到韩愈这里就没有师了,野孤襌。没有老师管你你就没有一个文人的样子。
……夫世无师矣 :欧阳修要强调最经典的东西,你要有一个敬意之心。不能把经典的东西变成大众的。

用功于道,师法古人
以为文风可以了,就自我满足了。
……圣人之文虽不可及 :是内在的道理达到了高度,孟子只是说,没有写东西。亚歴土多德也没有写,为文而文,这样是不对的,荀子是彻底失势的时候才写的。
他们活着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写文章而有这些美的感受,人格到了之后到哪都是美。
……若道之充焉 :你要写好文章,先要求学,提升理解能力,提升道德操守,古人的目光是集中在更高的性质。 欧阳修是当时的领袖人物,影响力也是当时意料之外的东西

政治理想与园林美学
芙渠芰荷之的歴…… : 真州东园表现的是年轻人的政绩,当政者做得好,文人自觉抱团的文化氛围。这三个人是有担当的,体现出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游刃有余。
是其中士大夫的抱负。

金石与收藏:学识、审美与志趣
欧阳修还从事史学、金石、石碑研究。
予性专而嗜古。凡世人之所…… :碑林有一些氛围很好,这些东西有文人独特的趣味,其他金玉珍寳没什么意思。
非敢以器为玩也…… :吕大临想把古人的心智还原出来,还想为后人着想(给你画下来)
赵明诚等人都说明他们那个时代是想体现金石的审美的风尚。

不期而文
我们可以在三苏那里看到不一样的方向,以纯艺为目标,三苏的复古内容不一样,是想回到战国时期的风格。
贾谊也是,气势很强,比喻、用典,和欧阳修的金石气不一样,战国气有实用的效果。(最重要的源头是荘子)
苏洵的道是自然之道,而不是欧阳修的君王之道。
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变化多端,和刘勰的背后的宇宙秩序类似。在这里苏洵是自然的状态,随遇而安,把自己变成一个小船,不是主观,是自然趋势让他们成为了“文”,各种各样的作用。而刘勰是天地间有神秘的秩序。
这里要从更高的本体论去寻找。

苏轼的自然美学
物皆有可观。茍有可观…… :要打破原有的眼光,要不断说不。生了人为之心后就会有区别了。可能西方人的看实物也是一种习惯,看一个东西是习惯,要看一个东西要抛却成见。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 :在每一个状态由韵来决定,物和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重要的东西我自己的心灵和造化之间的沟通。
名山大川等应着最好的趣,但在这里不是事物本身,眼前的东西不重要,我们能不能用心灵去沟通。
古之君子,不必仕…… : 都是无我之境,是由于自然的韵,正是由于把自己摆在这自然中,不要刻意让自己成为某个人,当物和物之间相通的时候,是自然的来源。一生如何过都无所谓。

随物赋形
非能为之为工…… :把自己放在那个东西当中,你不得不去做。
及其与山石曲折…… :不要去勉强,你本身还在这里。跟据具体情况。
画奔湍巨浪,与…… :这里的画不要凴空,自然而为。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 :万缘是来自佛,他们都有共同的三教合流的品味,这样一种把自我给消解,和魏晋不一样,只要把自己摆在哲学中就可。

以物观物
邵雍,唐代注重的那样的兴象是想打动那样的情感,而理学那里情感这样的过于流露不好,不要让个人的情感扭曲本来的理解。
“以物观物”是中国美学最高的审美无我境界,不要以个别的视角完完全全包裹起来。王国维就是一个忧郁的在有我中的人,所以说要忘情。 规范诗学这种什么都做得好,是油腻,在这里不是情感的抒发。
这种情感的东西,了解的得越来越多,就写得越来越好。如莎士比亚,各种各样的人物,千奇百怪。莎士比亚就是无我之境。
王安石的逻辑和邵雍一样,要适用,一定要回到事情本身的状态

载道和适用
理学家追求和一般人不一样,不是白莲花。

理学美学的集大成:朱子诗经学
毛诗的传统到隋唐都是非常重要的,理学的诗反而不是道德状态不一样。
情感的东西是第二性的,你感的物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统,有的是邪的。
圣人所感全是正确的,所以写的都是好的,有的感会杂,这个时候不能压抑,你表达出来有教化的意义。 凡诗之所谓风…… :诗经是民间的,朱熹也是民间的文人。有人就认为不是圣人的,是采来的。有些是一时半会君子没搞明白所写的,你把他如实的表达出来就对了。
此《诗》之为经…… :这一切都在天道当中来解释。
于是乎章句以网之…… :要好好读,要区分好的和不好的东西,毛诗系统是政教得失,而朱熹要读的是伦理和情感,发生了一个极大的变化,不再面向成政治家,而是读书人。
每一个层次的人都有他的依据。可以在地方上搞教化。

中古美学的余音
倪瓒的逸
僦居余杭,暇日…… :逸不再于追求形的状态,而是自己心中的满足,文人画不重视形似,要超越事物本身的状态,要把握神。
文人进入到文人无法干扰外在后所进入的内在的世界,不断的放弃气化宇宙论。
余之竹聊以写䐢中逸……

唐宋文人传统造就了数量和质量方面都首屈一指的艺术资源,让“文”的制度、趣味与哲学道理深入后世中国人的内在世界。
“复古”构成了中国美学的基调,新意也往往基于对规范的遵守或游离;宋代文人的趣味生活空间构成了庙堂(致用)(王安石、周)和江湖(神逸)(倪)的中间区域(朱)。

加入对话

2条评论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