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 categories

因为这几个月自己不在公开的部落格上更新。这两天才发现博客域名已经过期了,不得已暂时更换域名。

在翻看的文章的时候发现许多内容根本没有发布。同时,感到标签页面逐渐变得杂乱而难以维护。我觉得将文章分层归类是很失败的一件事。

从现在开始合并归类,新发布的文章可以不需要文章归类。

中国美学赏析

忧生和忧世

        忧生是人生观、自我层面,忧世是世界观,人间世层面。   

        首先是忧世,是社会性的自我实现。而忧生是进一步的追问我在这个世界怎么实现自我,投入非政治的心态去创作。

        王国维欣赏李煜的“赤子之心”,能够建立一种南宋之后没有的气象,将他比作释迦牟尼与基督,是因为他已经超拔出人间世,有一种兴亡感,人间和自然的对比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渊源上,中国传统文人一直都和政治关系密切。先秦儒家就注重“家国天下”的情感伦理,而从屈原“天问”对神话的怀疑,到韩愈的“不鸣则平”、“不期而文”,都体现了这种“忧”,也是创作的灵感来源。他用中国的文人思维推出并解释了类似尼采“超人”的有极高创造力的境界,这是西方征服自然、不可调和的思维模式所不能提供的。… ...➔➔➔

中国美学史 六 文心雕龙

好好的去读一下某一个篇章,文心雕龙注,读的过程中要读注释。 其实到现在已经不是美学范畴了,叶朗有些地方已经和现在不一样了。
文心雕龙的意义在于 读经典 ,学识修养是重要的。美学史的意义是和前人对话,我们不可能一个个朝代的去讲。
未讲的内容:六朝的书画美学,更多地讲文学问题。
因为文字是最普遍的艺术,由文学来看美学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文是一种创造力,画诗书都是辅助。

《文心雕龙》作者生平
北方贵族家庭,家道中落,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经典依靠佛寺,梁武帝笃信佛教。后来有反对的声音。他找了一个当时的达官贵人沈约,天天给寺庙提文,使得后来只出了这么一个《文心雕龙》,后来出家了,但你很难读出有佛学,为什么没有什么佛学理论。

《文心雕龙》的立意
序志篇在最后,讲清楚志向用意是什么。
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每个人都有思考,想问题本身就是很美的事,把规律性的东西表示出来,“雕龙”用了一个典故,目的是要达到一个龙的状态,龙也可是道家的状态,文心雕龙的目的是把皇帝的东西解释出来,这本书开篇即原道。… ...➔➔➔

吃饭

剧烈的运动不能和太极一起做,两者的属性并不相同每次做完之后浑身燥热难耐,很难静下心来。有意识地、用心地做一件事现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了某位前辈的经验。吃什么其实完全无所谓,一点肉、菜已经完全能满足身体所需,集中营中的人会为汤中的一点豆子而感到高兴。关键在于怎么吃,吃的方式,自己是否用心的咀嚼,并吸收每一口营养。
已经很久没有认真吃一次饭了,每一次进食都是心不在焉。还有上厕所也会拿着手机去。

吃饭、上厕所和睡觉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事情,把这几件事做好,不仅是尊重生活当中每一天的这些时间,也是让自己保持在不昏厥的状态当中,告诉自己真正的活过。

十:明人的真性情

“真性情”是明代的主线。背后的思想基础还是以儒家为主,佛学的狂禅与道教的观点到了儒家之中。
民间的趣向犹其的重要。
与六朝和唐的真不一样。
先秦-汉 汉-宋 宋以后 分为三个阶段
明末有一大批儒生,是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中介。在国家灭亡的状态之下有更为自觉的文化意识,体现强烈的亡天下的观念,这样一种体会使得宋末和明末的文人……,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反思这些问题。
元明以降近古思想的主线:心性之学
文人的科举还在。明代把考试作风往前一步,思想的正确正统性。
意识形态的向心力(xian zhi),在这样一种情况出现一种革新。
放在了内心的修炼上,是儒家养气的延续,也是禅宗的内修。 牛毛茧丝,无不辨晰,未必是对的。
黄宗义:明代以来都延续理学,但王阳明至良知是一个大突破。
在王阳明的基础上,人人可成圣。似乎就是一种宗教。

阳明学: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忽悟格物致知之旨…… :不要从外面求,读史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为什么人和人不一样了呢?可能人的成色、斤两不一样。一开始延续理学,开始格物。他只是为自己求理学上的一个解脱。莫名其妙就悟了。不去刻意的打坐了,用自然的观念。有点像苏轼否定的氛围。… ...➔➔➔

九:复古与文人趣味

南宋
文人想要回到唐代文人的状态
对于正统文人来说,佛教是很激进的。

在韩愈这里,仁变成外在的博爱,加了新的观点。 如果不把仁义变成道家的哲学的话语,就无法与道家进行比较。
学而易明 :学习好懂得知识就有智慧吗?韩愈偷换了概念。
他其实对思想史做了一个改造,是为了与佛老进行斗争。
养其根而俟其实:先修身,达到这个境界,(对自己是非常自信的)
要去辩别哪些东西是正统的,(但有些经就是后人编的,还是要强行解释)
可以把他的美学归结为:求道,最正统的方式追求的文学。
不可以不养也 :美学之道,寻求一个外在的归范之道。青年总是要长大的,不断的区分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处心有道……:把内心做到位了,还可以让更多的人领悟这个境界,他对于艺术的理解,“文以载道”有人把他的理解为约束,道不是书本上的知识,由道来把文撑起来。

柳宗元:作文之法与历史传承意识
故吾每为文章…… :养气而养心,不断地在养我的气,排除错误的路径对我的干扰。把道讲通,写文章的道理。… ...➔➔➔

另一种真实

“我们的艺术的基本目标是将主观客观化,而不是将客观主观化。”
——古斯塔夫‧卡恩

雷东与莫罗通过主观的表达引向一种神秘的存在,和中世纪不同,是自我,经验的东西。

这是背后隐藏的一种真实。

普通人可能认为这个山没什么意思,但在赛尚眼里可以坐一个月不动,要表达的做为一个存在物存在的事实。

高更: 心灵的感觉/思考是感觉的奴隶
有很多的东西用语言声音不能表现,绘画可以

梵高:我的画作是痛苦的呼喊,尽管乡村向日葵的这些画可能象征著感谢。

他的东西相比高更更趋于存在。

马蒂斯:把颜色用得更加纯

康定斯基:源头可以找到塞尚,我们可以看到塞尚的方法论,很理性。

英国:康斯泰伯尔,
透纳大约是在1850年左右,启发欧洲大陆的印象派。模糊的感觉。

拉斐尔前派:可以归纳到浪漫主义的框架中去。

罗斯金:我们在画面中要讲一个道理。他有一个朴素的观念,希望有一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