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近代中國社會為何如此動蕩?經過閱讀和思考,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漫長的王朝專制社會時期,使得中國無法面對工業文明帶來的衝擊。這種社會結構是十分穩定的,相對於外部勢力,如游牧民族和周邊的小國,與它們游牧文明落後的生產力相比,中原的農耕文明生產力是相對來說比較先進的,中國社會面對的外部威脅只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少數民族,相比之下中原王朝依然佔據優勢。因此在幾千年以來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中國都沒有像近代這樣的外部文明的衝擊。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只是由於中原內部動蕩不安、積貧積弱的時候才會發生。而當政權完成更迭之後,游牧民族的生產力還是無法和中原文明相比較的,同時游牧民族的生產方式也是無法適應中原地區的,因此一但外族入主中原依然需要適應中原的農耕文明和中原的文化。因此,要保證社會的穩定,這些政權依然會和其他中原民族的王朝一樣,有了穩定的王朝統治的專制制度,它適應了中原農耕文明的結構,因此千年來並沒有非常大的改變。但是近代中國社會的境遇完全不同,是落後的農耕文明面臨先進的工業文明的巨大衝擊。與以往的外族入侵完全不同,中原的生產力也不是先進的代表,此時的農耕文明已經完全無法和工業文明相比較了,中原也沒有了昔日像同化外族那樣的能力,反而因工業文明遭到重創。因此社會結構也就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樣穩定,而是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漩渦之中,也就造成了千年未有之巨變。

   這種漫長的王朝專制時期和穩定的廣大農耕社會給使中國在面對工業和西方文明的衝擊下沒有轉型的經驗,因此社會的動蕩也在所難免。

   第二,世界環境的巨大改變。在近代以前,世界的分隔和孤立的。亞歐大陸上的貿易需要長途跋涉,在漫長的距離和重重艱險下,不同地區的之間大多數人並不互相了解甚至一無所知。在安土重遷、世代安居樂業的農耕社會,距離相隔稍遠的地區語言和風俗可能就大不相同,更不用說不同國家之間的了解程度了。在這種自給自足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是隔絕的,甚至可以是愚昧的,他們不需要對外面的世界產生過多的認知。

   但是近代之後這種狀態逐漸改變了,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和貿易的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對世界市場的需求和不斷開拓,中國之外的世界已經逐漸連成了一個整體。而中國作為一個封閉的地區,對外貿易的形式已經和世界脫節,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是不可能安然無恙的維持這個狀態的,是註定要捲入世界市場,英國商船敲開中國的大門只是時間問題。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也被迫捲入這勢不可擋的潮流,但是此時的世界世界變化正在呈加速度狀態,以被迫的方式來適應是無法真正的適應世界環境的變化的,因此巨大的動蕩就在所難免,最終只會產生激烈的社會變革。隨著資本主義世界的動蕩和一戰、二戰的相繼爆發,中國也不可避免地捲入了世界的戰場當中。

   第三,大多數國民對外部環境的格格不入。這種狀態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是存在的,產生這種狀態,主要是由於中國的千年以來穩定的文化傳統,是一時無法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的。不管是王候還是讀書人,都習慣以天朝上國自居,因為他們無法觸及到這些先進的文化。上千年來穩定的狀態讓他們面對西方文明時始終還是處在「夷狄」的認知當中。在皇族和貴族階層中,他們雖然能夠接觸西方文化,但是它們始終抱以輕視或者蔑視的態度的;在下層的普通民眾中,由於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些西方人,又會有恐懼、害怕的情緒。當大炮已經架在紫禁城外的時候,國人才真正意識到西方技術的威力,但仍然在文化傳統上自尊自大。在不斷變化環境中,中國的讀書人從小接觸一心讀聖賢書,完全沒有接觸過西方文化,因此在和西方人打交道的時候,總是以一種的蔑視、輕視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這種心理上的頑固使得中國在適應外部環境和學習先進技術與經驗上遭受了非常多的困難。當甲午戰爭失敗,洋務運動破產,人們真正意識到自身的困境時,已經為時已晚了。這種文化上的格格不入,也給中國近代以來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埋下了伏筆。

   近代中國社會為什麼如此動蕩?我總結了以上三個原因:制度上,社會內部漫長的專制統治。外部環境上,世界環境的巨大改變。3、國民心理上,與外部環境的格格不入。這三個主要的因素使得中國在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同時經歷了頗多的挫折。

留下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