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對吳門畫派的貢獻》文獻綜述與大綱

文徵明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文徵明是明代中期吳中地區文藝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在詩文書畫領域的造詣頗高,研究文徵明的相關文獻也頗為豐厚,為了了解文徵明對吳門畫派的貢獻,筆者以「吳門畫派」、「文徵明」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搜索,獲取結果66篇。因文徵明詩、書、畫、文等材料眾多,本文選取了關於繪畫的研究文獻,並就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學和文獻內容上的分析。

研究範圍:20世紀70年代至當前的有關文徵明在繪畫方面的主要的研究文獻。

趨勢分析:

   經過分析,近年來對文徵明的研究熱度程上升趨勢。本綜述摘錄的文獻90年代10篇,00年代20篇,10年代22篇。

核心人物:

   研究文徵明的核心人物為周道振、劉綱紀等人。為文徵明研究做出巨大貢獻的是周道振先生,他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收集材料,於1998年出版《文徵明年譜》4,另外還著有《文徵明書畫簡表》8、《文徵明集·續輯》3等書,對文徵明的生平、著作和書畫作品進行了全面地收集、整理工作。劉綱紀的《文徵明》15則側重參照人類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與方法探討文徵明的藝術創作的美學成就,從生平、美學思想、特徵分析和形式分析等方面論述了文徵明的藝術特點。台北故宮江兆申的《文徵明與蘇州畫壇》14,以簡短的篇幅勾勒出與文徵明藝術史關係較大的主要活動。

文徵明與吳門畫派的關係:

   要研究文徵明對吳門畫派的貢獻,首先要了解有關吳門畫派的相關研究文獻。吳門地區歷來以文藝繁榮著稱,吳中地區在土木堡之變後經濟、文化開始復興,也誕生了以吳門為首的畫派。

   吳門畫派的綜合研究首先來源於中國繪畫史、美術史論等著作,例如王伯敏的《中國繪畫史》10、陳傳席的《中國山水畫史》11、鄭為的《中國繪畫史》9等。這些著作一般概述了吳門畫派的繪畫源流、傳承、風格和價值影響。1990年故宮特邀50名海內外學者舉辦了」明代吳門繪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有關吳門畫派的部分重要研究成果彙集成《吳門畫派研究》論文集9出版。中央美術學院李維琨先生在《明代吳門畫派研究》55論文中,就吳門畫派形成的歷史條件、代表畫家藝術特點以及在中國繪畫史上的貢獻也作了分析,但一定程度上「述」多「論」。

   吳門畫派風格的研究:吳門畫派的清新風格建立在前代藝術的繼承和發展上,《吳門畫派之「仿」研究》46(韓雪岩)中論述了吳門畫派的仿不僅包含對傳統風格的傳承,還強調了畫家自身性情的抒發和風格的創新。並從術語意涵、生成語境、圖像功用、接受情境等幾個方面探討了「仿」。還有汪滌的《吳門畫派的詩畫結合研究》48,疏理了宋至明初以來的詩畫關係,最後詳述了「吳中四才子」及文徵明傳派和晚明蘇州的詩畫關係。(邸曉平)《明中葉吳中文人集團研究》54分析了明中後期蘇州區域文人畫家對生命和自由的渴望。這些著作都對研究吳門畫派與文徵明的關係打下了基礎。

   《吳門畫派的崛起》41(葉楊州)、《吳門畫派成因及其歷史貢獻》16(李維琨)等文獻從「集大成」、文人畫家與職業畫家相互滲透兩個方面概括了吳門畫派的歷史貢獻,探討了吳門畫派中的畫家之間的關係。吳門畫派中唐、仇的遭際、交遊和作品揭示了中國畫史上商品經濟萌芽的脈絡。《吳門畫派的歷史貢獻及對後世的啟示》59(付文龍)論述了職業畫家和文人畫家開始出現合流的趨勢,並且「集大成」這一理念並不是其中幾個藝術家的觀念,從元代的趙孟?、明初浙派的戴進「集大成」開始到吳派,已經成了吳派畫家中整體的風尚和具體要求,並且吳派對浙派等其他畫派也有吸收和借鑒。從中可以看出文徵明的「集大成」致使了吳門的「集大成」,對吳門畫派風格的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吳派畫藝三題》58(李維琨)列舉了大量的作品闡述文徵明技法的傳承:文徵明的小青綠格調被弟子繼承,文嘉和陸治將文徵明的筆法由圓渾轉向方直、由點綴改作枯筆皴擦;吳門畫派分為隱逸文人、歸田名士和貧寒文人三類,作品可分為訪勝紀游、雅集文會、築園讀書、品茶客話、懷念送別五類。裡面談到了文徵明認為上古之畫全尚設色,墨法為次,而如今的繪畫多「濃抹麗塗」,因此用清雅淡逸的墨與色來表現對象的神韻可以很好的反映「古意」。文獻中還談到趙孟?是文徵明最致力模仿的畫家,文徵明的《石湖清勝圖》 就學習了《鵲華秋色圖》,取景開闊疏朗,遠山用墨青染出山形。在詩書畫文的結合上,文徵明的文集里題畫的詩和跋非常多,他以題畫詩文的方式,在畫作上談論畫法和筆墨得失。相比之下吳門的其他畫家也在題畫中直抒胸臆、不拘成法,跨越了一般意義上的詩書畫結合。

   在審美上研究吳門畫派的文獻有《論吳門畫派與思想界文學界的交遊》34(劉羽珊)、《「吳門四家」藝術中的審美意趣》60(段炳果)等,吳門的審美的意趣主要在結合景物具體描繪並情景交融、對現實失望、不局限於自身三個方面。

   關於吳門畫派的畫家的分類,有提出不同意見的文獻,如《吳門畫派」名實辨》17(單國強)認為吳門是一個地域名稱,而「吳派」是指明代在蘇州創立形成的一個繪畫流派,不能純以地區來劃分,「吳派」應該反映一種特有的人格、文學精神,因此不能將唐、仇兩人歸入「吳派」。並指出吳門畫派唐寅、仇英的派別歸屬問題,描述了吳門畫派的世俗化趨勢。《吳門代表畫家沈周、文徵明山水畫的審美研究》53(杜曉宇)中認為吳門畫派中畫家的畫風並不相近,唐仇風格手法上不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但仍然歸為一派。地域所導致的集體利益才是核心的要素,因此學術界一般認為把唐、仇等人歸入吳門畫派。

文徵明在吳門畫派的地位:

   《吳門畫派的藝術成就初論》18(蘭銳)強調了文徵明是吳門的集大成者。《吳門畫派的詩畫結合研究》48(汪滌) 通過研究吳門畫派的詩畫結合,提出文徵明的詩畫結合對其傳派有巨大的影響。文徵明本人的影響力就很大,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高壽,他不僅與吳中地區的前輩交往,也為吳中的大量文人、畫家寫墓志銘,某種程度上他就是當時吳中文藝圈的總結者和歷史書寫者。吳門畫派的詩畫結合是需要文人的獨立人格的,獨立人格的確立詩與畫才能反映內在的精神,反之作品就會流於形式,精神就日漸萎靡。《吳門代表畫家沈周、文徵明山水畫的審美研究》53(杜曉宇)中認為文徵明代表吳門吸收了元畫的文人氣質和宋畫的立意布局;文徵明作畫不肯應合「宗藩、中貴、外國」,同時對吳門畫派題材的拓展上,沒有門戶之見,在青綠的畫法上運用淺絳,促進了吳門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

吳門畫派的商品化問題:

   吳門畫派的商品化問題是研究的重點,《吳門繪畫商品化現象初探》20(王頎)認為商品化為吳門繪畫、包括吳門畫派的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保障,因此能夠養活畫家、推崇畫風並擴大影響。同時,吳門繪畫的繁榮也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並提高了吳門地區的知名度。但與此同時,吳門繪畫的商品化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如:偽作頻出、技法風格庸俗、畫匠頻出等。《吳縣洞庭山明墓出土的文徵明書畫》21(蘇華萍)研究了當時70年代出土的文徵明書畫,墓主人的生活時代剛好是吳門畫派興旺時期,墓主人將文氏的作品看成至寶。當時文徵明已經去世,因此出土的書畫應該是墓主人許氏或者家人轉買的,可以從側面反映明代藝術品商品化的問題,此時文徵明的作品已經大量地在市場上流通。《淺析周臣<流民圖>的寫實性 ——談吳門畫派後期式微的內在癥結》22(華彬)也談到商品化的問題,因受文徵明的倡導和影響,吳門畫派傳承下來的文人的風格特質和明代後期商品化趨勢所要求的風格差異較大。文徵明後的吳派雖是文人畫家,但卻以書畫為生計,使得吳門畫家無法潛心於藝術化的創作而逐漸式微。

文徵明與吳門畫派其他畫家的關係研究:

    研究文徵明與吳門畫派其他畫家關係的文獻主要集中在文徵明與沈周、文徵明與唐寅上,但對於文徵明與文氏其他畫家關係的研究由於人物、作品較為龐雜,多為研究某一個畫家與文徵明聯繫的文獻,系統性疏理研究的文獻較少。

   《唐寅、文徵明文化性格比較論》61(沈金浩) 分析了唐寅和文徵明社會地位、人生態度、詩書畫風格三個方面的不同之處,並從自然性格和家庭背景兩個方面分析了唐寅和文徵明的性格不同的原因。高居翰的《唐寅與文徵明作為藝術家的類型之再探》56系統性的論述了唐寅和文徵明的關係,認為唐寅和文徵明屬於不同類型的畫家。《唐寅與文徵明友情脈絡之探析》62(陳乃荃、楊麗花)則疏理了二人從少時交好、友情波折到斷交的關係;文徵明對唐寅的題跋佔了所有他人畫作的題跋相當大的比例,有四十多處,可以看出二人的親密關係。

   沈周與文徵明畫風奠定了吳門畫派的主要基調,研究沈周與文徵明關係的文獻有《吳門代表畫家沈周、文徵明山水畫的審美研究》53(杜曉宇),文中論證了吳門地區遠離帝京,有相對自由的空氣,相比浙派充滿繼承和創造精神,並以圖像分析和內容選擇為基礎分析了沈周和文徵明山水畫形成和發展的進程。

   《繼承與創新-從陸治錢穀與文徵明的關係看其畫風演變》28(孫欣)通過分析陸治、錢穀二人各個歷史階段的畫風,認為陸治與錢穀是吳門中繼承與創新做得最好的兩位畫家,並且在花鳥畫方面的成就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同時錢穀在恪守傳統的同時,培養出了文氏第三代畫家,對吳門畫派的發展和壯大起著重要的作用。

   《吳門畫派的詩畫結合研究》48(汪滌)認為在詩畫上文嘉不及文徵明,文徵明的造型更加的舒展和靈活,文嘉就顯得柔弱了很多,處理上顯得局促、細碎,但是還是基本上學習了父親嚴謹、細緻的樣式。文嘉對文徵明繪畫的繼承一定承度上影響了後來的文派詩畫;陳淳的繪畫風格和正統文派的嚴謹工細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他在吳門中的影響不大。

文徵明與其家族的研究文獻:

   《文伯仁的繪畫藝術》33(潘瑞)中認為文伯仁的山水畫並沒有刻意與文徵明拉開距離,文伯仁郁茂似王蒙,文彭蒼鬱似吳鎮。正是因為有了文伯仁這樣的文派後人,才能成就文氏畫風主盟吳門畫壇,文伯仁的這種創新和發展促進了吳門畫風的拓展和吳門畫派的不斷延續。《文嘉的繪畫藝術》63(李琪)指出了文嘉的青綠畫的淵源和文徵明有關,但文嘉在重彩青綠山水畫上有所突破,因此吳門畫派通過文嘉拓寬了藝術表現形式。《文俶<花蝶草蟲>卷》64(皮力)闡述了文俶的花鳥畫法就是繼承從錢選開始經沈周到文徵明的寫意沒骨法,這種方法又經她傳到澄江的周淑枯、周淑禧和高湘霞等人。

文徵明繪畫理論的研究:

   研究文徵明繪畫理論的文獻比起數目繁多的研究文徵明其他類型的文獻則少許多。郭偉其的《停雲模楷:關於文徵明與十六世紀吳門風格規範的一種假設》52是代表性論述文徵明繪畫理論的文獻。探索性的論述了文徵明在繪畫理論上「 正本清流」,使吳門畫派地位得到大幅的提高;同時提出文徵明在趙孟?的影響下重舉古意的大旗,力圖重振吳門地區的文人畫傳統,這使得吳門畫派在文徵明、何良俊等人的正源清流下,又有董其昌「南北宗論」的理論框架下的「崇南宗貶北宗」的推波助瀾後,取得了較高的歷史地位。

   《文徵明繪畫思想的傳承》27(王宗英; 南寅)為「以心映物的美學內涵」、「尚古意的審美創造」、「閑逸清俊的審美境界」 「詩書畫結合的審美理念」四個方面談論文徵明的繪畫思想,並且文獻中認為文徵明繪畫思想的繼承方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分為少創造多繼承、多創造少繼承兩種形式。

   《文徵明論書畫創作的幾種對立關係》30(樊波)則認為,文徵明有摹古與自立、粗放與精工兩種對立關係的繪畫思考。

   總結:有關文徵明本人繪畫理論、繪畫思想的研究相對薄弱,主要在研究吳門畫派的文獻中,但近年來也出現了相關的研究的文獻,是研究的一個趨勢。

文徵明繪畫風格上的研究:

   在繪畫風格上,《試析文徵明的社交與其書畫藝術風格的形成》44(黃榮波)和《文徵明的性情與其藝術風格》(朱聲敏)等文獻指出文徵明「細」的成就最高。而《文徵明的<清亭消夏圖>》(劉品三)23是少有的研究文徵明粗筆風格的文獻。《文徵明青綠山水畫風格與若干作品考辨》(單國霖)65引用了大量的材料,分析了文徵明的青綠風格在不同時期的變化,晚年時期文徵明多小青綠風格山水畫。

   台灣的石守謙先生注重文徵明內在心理的變化對其繪畫風格產生的相應影響,繪畫風格的發展和個人情感密切相關,他在《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中的《嘉靖新政與文徵明畫風之轉變》13一文中將文徵明的心境分為受薦入京、左順門事件、辭官回鄉三個階段。《行走在「利」與「行」之間的文徵明》50(申健)則從研究文徵明的角度出發,在傳承題材、表現淵源、表現手法三個方面論述了「利家」的文人畫要求和「行家」對技法的考究,以及兩種治學態度的融合。

   文徵明詩與畫關係的研究文獻有《文徵明的山水世界》51(姜斐斐),文獻中交代了文徵明山水詩畫創作的背景。並探討了文徵明對吳門後學的山水詩畫創作的影響與意義。《論明中葉吳中詩畫同體的發展及影響》19(程日同)中認為,吳中地區題畫詩數量的增加,緣於詩畫結合活動頻繁和留款題字風氣的濃厚。詩情與畫意互襯引發,提高了繪畫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詩畫合一,以及造成這種結果的創作過程,導致了題畫詩甚至一般詩歌作品尚意性的強化。具體到文徵明則認為他不僅對詩畫結合有著明確的喜好,且時常由畫而起書寫創作體會於畫面,發表關於繪畫的諸多看法。

   總結:有關文徵明繪畫風格的研究已經從以「敘」為主轉向以「論」為主,同時研究文徵明詩書畫結合是近10年來的熱點,補充了在文徵明詩書畫結合方面的薄弱環節。

文徵明的作品研究:

   代表作品的研究文獻以文徵明的園林、蘭竹、茶會等風格的一些代表作品為重點,如《真賞齋圖》,《文徵明<真賞齋圖> 》26(溫建)論述了兩幅《真賞齋圖》畫風上的差異,兩幅畫均為友人華夏而作。《真賞齋與<真賞齋圖卷>的創作》25(朱敏)分析了真賞齋圖的創作背景和藝術特色。

   在園林畫方面,研究園林題材的文獻有《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圖>研究》47(李志堅)、《略論文徵明的造園思想》38(臧公秀)、《文徵明園林畫的藝術風格解析》40(許文茹)、《古雅空間 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圖>研究》7(韋秀玉)等。《聊以畫圖寫清居——談以園林、庭園為題材的吳門繪畫》29(孔晨)分析了庭園、文人雅室等題材的文人繪畫,將人融於自然風景和園林之中,認為園林題材的興起與社會歷史原因有一定的聯繫。這些文人沒有顯赫的政治地位但又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因此將文藝審美意識寄託於園林。《吳門畫派山水畫對江南私家園林的影響》45(鍾吉菲)詳細研究了吳門山水與園林的關係——吳門畫派最擅長的是山水畫,並引導了山水畫新的傾向。同時,吳門畫派的山水畫與江南園林營建了聯繫,並從創作的經濟和審美背景與創作內容的立意、師法、布局等方面研究了山水畫對私家園林的影響。《丘園養素——淺析文徵明園林山水畫中的雅逸之美》42(鄒蕾)探索性的分析了文人山水畫中的文人情懷。文中也認為畫家和造園家身份重疊,吳門創作和園林營建的目的是相同的。《文徵明<惠山茶會圖>》31(王書耕)中認為茶會的作品表現了當時硯食之士以茶會友、放蕩不羈的生活。

   研究文徵明手卷的文獻:代表文獻有《文徵明<窗前鳴佩>》32(張麗敏)等,《文徵明<雜畫卷>考釋》24(婁瑋)的觀點是:相比晚年的蘭竹石題材,《雜畫卷》中的畫風接近刻畫、中規中矩,創作年代較早,同時《雜畫卷》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文徵明中期在繪畫藝術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也反映了文徵明當時的心境、辭官返鄉的心理變化和晚年畫風變化。

   研究蘭竹題材的文獻有《文徵明與<蘭竹圖> 》35(葉軍)、《文徵明的<蘭亭修禊圖>與「蘭亭文化」》36(單國強)等,從《蘭亭圖》中可以看出蘭亭文化已經深入文人為主的社會各階層。《文徵明<臨趙松雪蘭石圖>考——兼談文氏蘭竹題材繪畫》66 (王連起)談論了文徵明的蘭竹題材,這些蘭竹畫與元代趙孟?的畫風略有不同,筆意更加放縱,也沒有了元人的超然;同時作者也認為文徵明之後基本上就再也沒有人沿著元人那種畫風——從容閑適、筆法精簡的去畫這種風格的君子畫蘭竹畫了,文徵明是趙孟?派蘭竹畫的結束者。    

   研究文徵明花鳥畫、人物畫題材的文獻則因作品不多而相對較少,有《「吳門畫派」花鳥畫手卷研究》49(劉羽珊)。劉綱紀的《文徵明》有一簡短的節介紹了文徵明的花鳥畫和人物畫。

   總結:文徵明代表作品的研究集中在園林畫、蘭竹畫上,近年10來也出現研究文徵明人物畫、花鳥畫等題材的研究文獻,隨著可研究材料的增多,人物畫、花鳥畫是研究文徵明代表作品的一種趨勢。

《文徵明對吳門畫派的貢獻》大綱

1.引領吳門——繪畫實踐的繼承與創新

1.1題材的拓展:以園林畫為代表的文人題材

1.2風格的確立:粗放、細膩兩種風格與青綠畫的創新

2.正本清源——繪畫理論的確立

2.1.「古意」:善於學習古人

2.2.「集大成」:吸收各派長處

2.3.詩書畫相結合的審美理念

3.桃李滿園——人才的培養

3.1.陸治與錢穀為代表的吳門弟子

3.2.文彭與文嘉為代表的文氏家族

4.結論

參考文獻:

古籍:

[1][明]文徵明.莆田集[M].吉林出版集團,2005.

[2]周道振輯校. 文徵明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周道振輯校. 文徵明集續輯[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專著:

[4]周道振、張月尊.文徵明年譜[M].百家出版社,1998

[5]賀野.吳門畫派[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

[6][英]柯律格(Craig Clunas).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M].劉宇珍、邱士華、胡雋譯.三聯書店,2012

[7]韋秀玉.古雅空間-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7

[8]周道振. 文徵明書畫簡表[M].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5.

[9]鄭為.中國繪畫史[M].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2005

[10]王伯敏.中國繪畫史[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11]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M].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

[12]李維琨.《明代吳門畫派研究》[M].東方出版中心,2008

[13]石守謙.嘉靖新政與文徵明畫風之轉變. 載《畫風與世變 ———中國繪畫史論集》[M],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14][台]江兆申.文微明與蘇州畫壇.[M]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15]劉綱紀. 文徵明[M]. 吉林美術出版社, 1996.

論文:

[16]李維琨.吳門畫派成因及其歷史貢獻[J].新美術,1991(01)

[17]單國強.吳門畫派」名實辨. 故宮博物院院刊[J],1990(3)

[18]蘭銳.吳門畫派的藝術成就初論[J].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7(04)

[19]程日同.論明中葉吳中詩畫同體的發展及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2)

[20]王頎.吳門繪畫商品化現象初探[J].中國歷史文物,2003(05)

[21]蘇華萍.吳縣洞庭山明墓出土的文徵明書畫[J].文物,1977(03)

[22]華彬.淺析周臣《流民圖》的寫實性——談吳門畫派後期式微的內在癥結[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4)

[23]劉品三.文徵明的《清亭消夏圖》.江西歷史文物[J],1979(00)

[24]婁瑋.文徵明《雜畫卷》考釋[J].文物,2004(03)

[25]朱敏.真賞齋與《真賞齋圖卷》的創作[J].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05)

[26]溫建.文徵明《真賞齋圖》[J]. 文物,1978(2)

[27]王宗英、南寅.文徵明繪畫思想的傳承[J].美術學研究(第6輯)彙編,2018

[28]孫欣.繼承與創新-從陸治錢穀與文徵明的關係看其畫風演變[J].收藏家,2004(04)

[29]孔晨.聊以畫圖寫清居——談以園林、庭園為題材的吳門繪畫[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03)

[30]樊波.文徵明論書畫創作的幾種對立關係[J].書畫世界,2018(10)

[31]王書耕.文徵明《惠山茶會圖》[J].農業考古,1991(04)

[32]張麗敏.文徵明《窗前鳴佩》手卷考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

[33]潘瑞.文伯仁的繪畫藝術[J].美與時代(中),2018

[34]劉羽珊.論吳門畫派與思想界文學界的交遊[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35]葉軍.文徵明與《蘭竹圖》[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6(04)

[36]單國強.文徵明的《蘭亭修禊圖》與「蘭亭文化」[J].蘇州文博論叢,2014(00)

[37]羅宗強.弘治、嘉靖年問吳中士風的一個側面[J].中國文化研究,2002(04)

[38]臧公秀.略論文徵明的造園思想[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39]郭偉其.作為明代藝術史嚮導的文徵明[J].美術學報,2010(01)

[40]許文茹.文徵明園林畫的藝術風格解析[J].大舞台,2014

[41]葉楊州.吳門畫派的崛起[J].美與時代(中),2016(02)

[42]鄒蕾.丘園養素——淺析文徵明園林山水畫中的雅逸之美[J].美術教育研究,2018(15)

[43]郭嘉穎.論畫派構建中的地域因素:以浙派與吳門畫派為例[J].美苑,2013(6)

[44]黃榮波.試析文徵明的社交與其書畫藝術風格的形成[J].大眾文藝,2017(15)

[45]鍾吉菲.吳門畫派山水畫對江南私家園林的影響[D].中國美術學院,2018

[46]韓雪岩.《吳門畫派山水畫之「仿」研究》[D].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8

[47]李志堅.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圖》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7

[48]汪滌.吳門畫派的詩畫結合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5.

[49]劉羽珊.「吳門畫派」花鳥畫手卷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8

[50]申健.行走在「利」與「行」之間的文徵明[D].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8

[51]姜斐斐.文徵明的山水世界[D].復旦大學,2010

[52]郭偉其.停雲模楷:關於文徵明與十六世紀吳門風格規範的一種假設[D].南京師範大學,2010

[53]杜曉宇.吳門代表畫家沈周、文徵明山水畫的審美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1

[54]邸曉平.《明中葉吳中文人集團研究》[D].首都師範大學,2004

[55]北京故宮博物院編.吳門畫派研究[C].紫禁城出版社,1993.

[56]高居翰.唐寅與文徵明作為藝術家的類型之再探[C].吳門畫派研究.紫禁城出版社,1993-3

[57]蘇州博物館編.文徵明的社會角色[C].紫禁城出版社,2013

[58]李維琨.吳派畫藝三題.美術研究[J],1990(04)

[59]付文龍.吳門畫派的歷史貢獻及對後世的啟示[J].美術大觀,2018(08)

[60]段炳果.「吳門四家」藝術中的審美意趣.蘇州大學學報,1985(04)

[61]沈金浩.唐寅、文徵明文化性格比較論.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06)

[62]陳乃荃、楊麗花.唐寅與文徵明友情脈絡之探析.文藝生活,2018(06)

[63]李琪.文嘉的繪畫藝術.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3(01)

[64]皮力.文俶《花蝶草蟲》卷.文物.1994(03)

[65]單國霖.文徵明青綠山水畫風格與若干作品考辨.上海博物館集刊,1996

[66]王連起.文徵明《臨趙松雪蘭石圖》考——兼談文氏蘭竹題材繪畫.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03)


留下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