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的儒雅情趣對繪畫創作的影響

文徵明作為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人色彩盡顯,其個人性格對繪畫創作的風格、題材、內容上都有深遠的影響,文徵明的追求隱逸、渴慕園林的志趣塑造了他的細筆風格,而尊師重道的傳統讓文徵明在題材廣度和粗筆風格上有所突破。

      文徵明作為吳門四家之一、和吳門畫派的核心人物,詩文、書法、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通,對明代文人藝壇的影響非常深遠。何以讓文徵明擁有清潤淡雅的繪畫風格?本文認為和文徵明恬靜平和的個人性格和品茶、遊園等興趣愛好有關,並從幾個方面闡述文徵明性格特點對文徵明繪畫風格的影響。

  文徵明本名文壁,字征明,中年以後以字行。祖籍湖廣衡陽,直隸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詩、書、文、畫無一不精。在繪畫方面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他早年師於沈周,後來又學趙孟頫、王蒙、吳鎮三家,最終自成一格。

一、隱逸恬淡——造就細筆

   儒雅自然是文徵明的最大特點,和他的成長環境、文化環境分不開。從早年受父親文林影響並跟隨李應禎學習並向沈周學畫為他創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圍,同時父親對文氏細心的教育和沈周對文徵明的深厚感情也讓文徵明能在成長中受到大量文人素養的熏陶。同時與祝允明、唐寅等友人結交甚好,和唐寅、仇英等人不同,文徵明家庭相對較為優沃,雖早年不能未考取功名,但是有良好的條件學習。在思想文化方面,明代的新儒學也繼續發展,出現了以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思想,而禪宗的思維方式不僅和道家相契合,也逐漸和儒學思想相互融合。文徵明就是在明代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文人潮流中成長起來的。(1)

   由於文徵明的這種性格,讓他師從沈周卻並未受沈周雄強剛健、粗獷張揚的畫風所籠罩,反而偏愛秀麗、細潤、雅緻一路的山水。(2),相對於粗筆,他的細筆成就更大,他善於用青綠,能很好的控制用筆的濃淡變化又能表現他作畫清秀清潤的特點,並藉助松、竹、石等物抒發獨特的文人意趣。

隱士之風

真賞齋圖》

   文徵明偏好文人隱士之趣,但這種隱不是與世隔絕的。雖然隱士之風是屬於明代文人流行的文化,但文徵明並不表達孤芳自賞的隱,而更帶有恬淡閑適並具有人情味的特點。他「德不孤」的品質從他的作品中大量的相對而坐或成對出現的人反映了這一點。他的代表作《真賞齋圖》有上博藏本和國博藏本兩卷,是文徵明的八十歲和八十八歲時為好友華夏所作。從構圖來看,兩幅畫位置略有不同,房屋的布局以及樹石院落進行了位置上有互換,但是構圖的思路是很清晰的,在山林之中的真賞齋作為畫面的中心,並細緻地畫出了齋室中的陳設;在書齋的前面都有兩棵松樹遮擋視線,用松樹和竹子凸顯了隱士之風。齋室內主客二人相對而坐更增強了隱士之氣。齋室被山林所環繞,並且營造了縱深感和神秘感。「《真賞齋圖》的畫面打破了平板單一的空間感,但整幅畫作仍然還算是一個以近景為中心的構圖形式。」(3)相比王蒙《具區林屋圖》等繁密的連續感表現,文徵明表現了更加清透的景色,具有平遠、深遠、幽遠的特徵。而水平構圖讓真賞齋這一建築更好的展現在人的眼前,畫的主題是齋而不是景,突顯的是人而不是自然。主客二人相對而坐讀書也能看出文徵明對這位隱士的友情。

   同樣風格的有《猗士蘭圖》,很好的把握了畫中的濃淡變化,還有《草堂對坐圖》,採用豎向的構圖但用同樣的手法表現雄俊的山腳下兩位談笑鴻儒的形象,畫中高大的松樹這樣有孕育性的元素依舊是他創作的母題,(9)山勢的高俊和險要很好的襯託了草堂中人的閑適和高潔的形象。

園林之趣

   商品經濟的發展,造園能力的提高讓明代的雅集活動在宋元的基礎上更加盛行,文人經常將園林看作是提高品味和進行社交的場所,也有的將園林作為享樂和遊玩的地方。文徵明作為其中的一員也不例外,但是文徵明對園林的嚮往不是附庸風雅和休閑娛樂而是精神寄託的場所。文徵明羨慕王獻臣有如此奢華宏大的園林,自己是嘆到「顧不得一畝之宮,以寄其棲逸之志。」可以看出文徵明是將園林作為精神詩意地棲居的家園,而這也是文徵明創作園林畫的動機所在。對園林的嚮往也使得他親自主持設計拙政園,並創作了大量關於園林的作品,如《石湖圖冊》、《虎丘橋圖冊》、《天平紀游圖》、《拙政園詩畫冊》、《姑蘇四景》等除此之外《真賞齋圖》、《惠山茶會圖》等作品也是園林畫的代表。

   對園林本身的熱愛,讓文徵明能夠對園林的認識更加深刻,他的園林畫作房屋的構造位置錯落有致,門窗比例合理,刻畫十分詳盡,在此可以看出文徵明吸收了界畫的特徵,避免了文人畫中細節刻畫不足的遺憾,同時又能與山水融為一體。

品茶之味

《茶具十詠圖》

  相比其他文人來說,文徵明偏愛茶,這種偏愛是和他儒雅的性格分不開的。從文徵明的詩詞中能看出性格上純凈的特點和對高雅文化的嚮往,而君子般的性格特徵又與茶文化不謀而合。他對茶文化偏愛有加,在《煮茶》詩當中就寫到「絹封陽羨月,瓦缶惠山泉」,在其詩文《詠惠山泉》中寫道:「少時閱茶經,水品謂能記。如何百里聞,惠泉曾未試。空餘裹茗興,十載勞夢寐。秋風吹扁舟,曉及山前寺……」(4)因此在惠山茶會上,文徵明就描繪了自己和自己的書畫好友蔡羽飲茶聚會的場景,在此文徵明並未描繪名山大山的磅礴氣勢,而是圍繞「惠山試泉」這一事件展開的場景化描繪,畫面中的樹木、山石造型豐富,組合繁密緊湊,突出的是人和自然交融的環境。《茶具十詠圖》主人趺坐於主室,書壺伴於其左右,另一間屋內侍茶的童子正在煮水。這很大程度上就是自身出於茶的喜愛而創作的。文徵明經常參加茶會,長期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因此不僅在創作中常表現與茶有關的題材,參與到茶文化中的熏陶也讓文徵明對人物、對茶具茶爐都有了非常細緻的描繪,這種細緻化的描繪對他細筆的創作有很大的塑造作用。

二、古意從容——造就粗筆

文徵明尊師重道,勤於學古,向前代和不同的人學習,因此文徵明不僅善細筆也善粗筆。雖然文徵明性格儒雅、作畫認真,但摹古、尊古是文徵明的最大特點,而他又受南宋院體繪畫的影響較小,這讓他在創作寫意題材和粗筆繪畫上得心應手,同時對老師沈周的學習也塑造了他的粗筆的風格。

尊師
沈周對文徵明的影響很大,文徵明少時雖不聰慧但勤奮有餘,二十六歲便在沈周門下學習,沈周作為文徵明的老師對他非常偏愛,文徵明和沈周也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這不僅讓今後文徵明繼承沈周成為吳門領袖打下了鋪墊。他們同樣出生在優沃的家庭,同樣生活在蘇州,但是二人的創作卻比較迥異。不過從兩人的創作經歷上來看,二人卻有相似之處,沈周有「粗沈」和「細沈」,文徵明也有「粗文」和「細文」之分,在40歲之前沈周畫風主要來源於元四家,晚年求畫者居多便草草而成,自成一家。而文徵明早年也以工細為主,但中年以後粗細皆善,其中粗筆更珍。沈周發展了文人水墨的寫意山水、花鳥畫的表現技法,而文徵明繼承了沈周的寫意山水,在粗筆上頗有相似之處。

崇古
崇古是文徵明的特點之一,不僅因為他勤奮好學,也是出於對前輩畫家的尊敬和敬仰。元四家的王蒙、倪瓚、等人入明尚在,但一部分人進入宮廷成為宮廷畫家,此時浙派和院體畫風在社會上仍有一定的影響,而以沈周為首的吳門希望繼承元代以來的文人畫風,便舉起了「崇古」的大旗,因此文徵明對南宋以前各家的臨習達到了新的高度。
除了文徵明山水仿王蒙、趙孟?、米芾之外,文徵明的蘭竹畫繼承了趙孟堅 、 趙孟?一派竹畫。他自題《蘭竹卷》雲 : 「 余最喜畫竹 , 蘭如子固 、松雪 、所南 , 竹如東坡 、 與可及定之 、九思 。 每見真跡 ,輒醉心焉 , 居常弄筆 , 心為摹仿 “。從作品中能看出文徵明作為明代文人的一個代表,並沒有像元代以前的文人那樣抒發雄壯豪放、或失意悵然的強烈情感,而是學習元代的趙孟?、吳鎮等人偏向含蓄的特徵,其中趙孟?對它的影響最大。其子文嘉《先君行略 》說文徵明 「 平生雅慕趙文敏公 , 每事多師之 」, 趙孟?是宋元之際文人畫發端、由畫到寫的一個關鍵人物,因此在蘭竹畫方面文徵明繼承了元人的特點。這種文人含蓄內斂的特徵被文徵明繼承,從文徵明以後的畫家,內蘊美變為外顯美,吳門地區商品商品經濟的發展,行書筆意已經不夠,青藤白陽,「文徵明之後,很少有畫家沿著元人那種畫風畫從容閑適而又筆法精緊簡潔的君子蘭竹了」。(5)
同時,文徵明畫中也略帶生澀拙意感,也是他遍學各家帶來的。

勤學
文徵明對各大家的勤奮學習造就了他兼收並蓄的特點,也為他形成獨特的山水畫風打下了基礎。文徵明對趙孟?最為仰慕,自然在山水畫上常摸索推敲,因此文徵明對趙孟?青綠山水的理解就更加深刻,文徵明的除了不遺餘力的學習趙孟?,其勤學也體現在追兩宋,如青綠山水大家趙伯駒趙伯驌;同時文徵明也學習老師沈周,沈周承襲元人山水畫多水墨,少數作品最多也只是施以淺降,而文徵明也繼承了沈周淺降的畫法。這就可以解釋文徵明為什麼常將山水畫的畫面用青綠色淡墨渲染,青綠加淺降的獨特的「小青綠山水」也突出體現了他本人的性格特點。在學習趙孟?皴染的表現手法上,也融入了黃公望松秀的筆意,文徵明有意的將青綠與淺降相調和,目的在於弱化青綠山水的富貴艷麗氣息,又追求與淺降同一的清雅淡逸的藝術格調。(6)
在花鳥蘭竹方面,文徵明儘力表現了元代文人畫家蘭竹畫的情趣,但是和趙孟?稍有不同的是,「文徵明的清雅之氣已經淡化許多了,高人隱士已不是遠離塵世 , 雅俗的界限在繪畫題材上已失去了徑渭區分」 。(8)我認為這不僅是明代世俗化加強的原因,更是文徵明博採眾長的結果。
他吸取了眾多人畫竹的特點,取諸家之長,淡墨蘭葉瀟洒秀逸,極似鄭思肖,濃墨竹叢前深後淺,又兼得文同、柯九思之長。(7)如《蘭竹圖》 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蘭葉的淡和竹的濃墨相互輝映。通過學習《墨蘭圖》他將蘭葉墨筆運用到寫意中,這種勤奮好學的品質讓文徵明創造出竹子獨有的的繪畫風格。
其代表作《古木寒泉圖》,松樹和柏樹相依生長,一條留白的瀑布傾泄而下,生澀而堅毅,和沈周的筆法有相似之處。《石湖泛月圖》看似信筆寫成,卻有意趣,水波和遠景向左偏斜富有一定的動感。水波信筆而揮,又能在從中找到倪瓚一水兩岸的影子。因此這就是為何收藏界常說「細沈粗文」,不僅是數量上稀少的緣故,也出因為只有集百家之長才能得心應手的發揮出這種寫意的畫風。

【總結】綜上所述,文徵明的個人性格對繪畫風格的形成和塑造有很深的影響,他追求隱士之風,又帶有書卷氣,這和他廣博的文化修養和儒雅的性格有關,因此在繪畫創作中和人談笑、交際的場景也處處體現。他身處俗世,又追求隱於林中,同時喜愛園林,又喜品茶,這種陶冶情操的愛好不僅頤養了他溫潤的品格,也讓他將園林、品茶等場景作為藝術創作的題材之一,這種品質讓他在細筆創作中有所突破;同時作為一代文人,文徵明秉承了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他立足於吳門,和他虛心求師於沈周有關,也盡顯吳門畫派的風格;而崇古和勤於學習各家的精神更是讓文徵明在創作上自然從容,不僅在粗放的筆法中體現高超的繪畫技巧,也極大地拓展了他的繪畫題材的創作空間,相比同時代的畫家更具代表性,這也是文徵明能繼承為吳門畫派核心人物的重要原因。
  • 參考文獻:
  • (1)文徵明繪畫藝術研究 康健
  • (2)文徵明的性情與其藝術風格 《江南文史》 朱聲敏
  • (3)劉喬.一竹之逸 惲壽平《一竹齋圖》卷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11版 113-117頁
  • (4)載於《文徵明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頁 7
  • (5)文徵明《臨趙松雪蘭石圖》考——兼談文氏蘭竹題材繪畫
  • (6)文徵明青綠山水畫與若干作品考辯 單國霖
  • (7)周林生主編,明代繪畫 2版[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2,第81頁
  • (8)文徵明《臨趙松雪蘭石圖》考——兼談文氏蘭竹題材繪畫 王連起
  • (9)傳承與出新——問文徵明與沈周山水畫風格之比較 李文豪
  • 圖註:
  • 圖一:《真賞齋圖》明,文徵明,紙本設色,縱28.6厘米、橫79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圖二:《茶具十詠圖》明,文徵明,水墨紙本,縱136.1cm,橫26.8cm,故宮博物院藏
  • 圖三:《蘭竹圖》明,文徵明,水墨墨紙本,縱26.8cm,橫730cm,北京故宮博物院
  • 圖四:《墨蘭圖》元,鄭思肖,縱25.7cm,橫42.4cm,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 圖五:《石湖泛月圖》明,文徵明 ,立軸,水墨紙本,縱151cm、橫54cm


留下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