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美術史(1840-1949)3 社團緣起與中國畫的變革

海上題襟館是晚清到民國時期的社團,光緒中期成立

第二任社長是吳昌碩,王一亭(和吳昌碩齊名,即王震,白龍山人) 黃賓虹-錢瘦鐵

民國時期社團

東方畫會(研究西洋畫)

1915年,開戶外寫生之始

天馬會(1919,中國第一個正式的,生存時間較長的西洋畫家組織)希望仿製法國的沙龍和日本的美術展覽

發起人:江小鶼

晨光畫會(1921,西畫團體)

藝術社(留日歸來者) 陳抱一

中華獨立美術協會(留日歸來者)

霍普斯學會(法國) 林鳳眠在法國發起的

北大畫法研究會(1918,中西結合的美術研究和教育小組 蔡元培,北大教師)

中國畫學研究會(1920,弘揚國粹 陳師曾,金紹城等人發起,與革新派不同)

中國畫的革新論爭

革新派:對中國畫的衰落

  1. 康有為《萬木草堂論畫》「中國近世之畫衰敗極矣」
  2. 呂澄《新青年》發表文章
  3. 陳獨秀:革王畫的命
  4. 徐悲鴻
  5. 林鳳眠
  6. 劉開渠

革新派論調的特點:

  1. 依靠西方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潮流,在當時佔有絕對優勢;
...➔➔➔

20世紀表現北京的繪畫

[private containter=”span”]公睿妍[/private]

陳師曾的小幅簡筆畫是中國漫畫的始源

《讀畫圖》在人物處理方式和上色方式上有漫畫的特性。

抗戰時期北京畫壇:思想更加活躍,格局轉換,更加依賴市場,中日美術交流深入,舉辦的畫展更多。

蔣兆和:抗戰後創作水墨人物畫(批判現實主義)《流民圖》

李可染:在抗戰時期創辦宣傳室,繪製抗戰畫報。

郭柏川

抗戰後:徐悲鴻出任北平藝專校長

建國初期: 江豐

葉淺予:《北平和平解放》 色調更濃烈

董希文:《開國大典》

大躍進時期:壁畫 把首都「雕塑化、壁畫化」 《首都之春》

活動中心:中國畫研究院 湖社 北京畫院

2:Chinese Art Education in the Turn of 20th Century

畫會、社團的美術教育

在社會變革與轉型時期,畫會作為中國傳統的美術教育組織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如豫園書畫善會等,進行西洋畫教學的畫繪和書畫社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北京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在面臨西學傳入的背景下,強調振興民族文化、發展中國傳統書畫的社團與組織在北京出現,金城等人建立了中國畫學研究會,形成了重視傳統、以古開今的風氣。

師範學堂的美術教育

師範學堂的美術教育從最初主要注重實用技能,並且沒有專門的教材,師資也十分短缺,因此仍舊採取臨摹中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後開始聘請外籍(日本)老師和和引進日本教材。

兩江師範學堂和北洋女師範學堂等師範學堂等新式學堂的建立匯聚了較強的師資力量,浙江兩級師範學堂是美術教育的代表,具有良好的學術風氣,擁有許多留學歸國的藝術工作者,培養了豐子愷、潘天壽等美術人才。

1: New voice of Chinese fine art education

Arrival of western culture and change of Chinese art education

自明代以來,西方和東方的繪畫就有了交匯,中國繪畫受到了西方的影響。西方傳教士進行傳教活動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繪畫技法。在上層社會,如徐光啟一類的官員與利瑪竇等傳教士交往密切,他們組織人力翻譯了大量西方書籍,《視學》便是系統介紹西方透視與繪畫技法的代表書籍。在民間,西方傳教士以澳門等南部沿海地區為據點進行傳教活動,西方的宗教畫逐漸在中國傳播。

到清代,資本主義的萌芽和工廠手工業的發展,專門的外銷畫作坊在廣州等地出。同時,西方繪畫的專業人才也到中國遊歷,同時,吳歷等中國畫家也受到了西方繪畫的深刻影響。

洋務運動與實業教育

中國近代的美術教育囊括在近代實業救國的範疇里,比較注重實用技能,具有很強的救亡色彩。

Introduction: A Historical Recall of Eastern and Western Fine Art Education

中國的美術教育事業是基本上是從近代以來才起步的。

在古代,先秦時期人們已開始注重藝術修養,不少技藝已經在民間流傳,《考工記》記載的手工藝品品類已達三十餘種。中古中國的美術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師徒傳授為主。在上層社會,以宋徽宗興辦的宣和畫院為代表的藝術收藏、創作機構起到了重要的美術教育作用,古代美術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宣傳儒家思想、注重教化人倫。但是到後期文人畫興起,「技」與「藝」逐漸分野,繪畫開始強調文人的地位、修養與品格而拋卻了「技」的傳承,文人繪畫技法往往達不到職業畫家的水平但能留名青史;而水平精湛的職業畫工創作了大量精美的作品但地位卻很低,生活窮困。同時師徒傳授的方式也使得許多技法也很少公之於眾,讓世人學習,這種輕「技」的現象也讓中國傳統繪畫走進了死胡同。

西方美育思想從古希臘時期就已經出現,哲學家大多是美學家,作為美學思想一部分的美術教育成為改變人思想的一種手段。中世紀的美術與宗教緊緊捆綁,繪畫以聖經故事與人物為主要題材,起到傳教作用。畫工創作的神像沒有人的特徵與情感,藝術性很低,而到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系統、專業的美術創作機構逐步成型,同時從神學教育發展出來的大學也給美術教育與美術學院的出現提供了土壤。以文藝復興三傑為代表的具有專業素養的創作者也標誌著畫家地位提高。啟蒙運動後,西方的美術教育有了更好的發展。… ...➔➔➔

Chinese Museum

一、與宗法制度有關的收藏

1、與宗法制度有關的收藏

皇家收藏:「天府」、「玉府」都是收藏文物珍寶的地方。

家族收藏:家廟、祖先之物

廟堂收藏:孔廟,岳飛廟,功臣廟、萬牲園

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

2、與金石學有關的收藏

金石學是考古學的前身,它是古代青銅器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

高峰:宋代

宋徽宗就是一位收藏愛好者,喜歡根據自己的收藏製作仿照品,他根據收藏的春秋時期青銅器」宋公成鍾「仿照製作了大晟鍾,又仿照收藏的」商祖戊尊「製作了宣和三年尊。

宋代幾乎所有有名的文人都好收藏,如歐陽修、趙明誠。

收藏的主體還是皇族和文人。

《清明上河圖》的收藏歷史

李公麟、呂大臨《考古圖》,是最早的文物圖錄。

明代:商業利用 、文物造假。

清代:民間收藏興盛,以之為時尚。清代樸學興盛,金石研究、文物鑒賞。

樸學:注重於資料的手機和證據的羅列,主張「無徵不信」,不注重文采,又稱考據學,是針對理學的空疏而言。

作用:1、對古代文物、器物有一定的認識,了解源流,認識古物的歷史價值,為鑒賞真偽留下經驗。… ...➔➔➔

History of western museums

一、西方博物館起源——萌芽期

最早的博物館

1、特爾費-奧林帕斯神殿

2、亞歷山大里亞學園

3、古羅馬萬神廟——西方最早的人物紀念館

(2) 特點

1、藏品數量十分有局限性,主要 是戰利品、古物

2、對藏品也進行收集、陳列,但未從博物館學角度進行整理研究。

3、作用主要是展示勝利者的成就。

4、博物館的功能未從其他機構的功能中分離出來。

二、中世紀時期

(1)特點

1、特點

1、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既進行收藏,又進行研究,還兼具教化功能;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屬品。

2、地點:教堂、修道院、王室。

3、聖馬可教堂,曾經是歐洲最大的教堂,紀念耶穌。

三、近代博物館的出現

(1)條件:

1、航海發現帶來的文物收集狂熱,奠定了物質基礎。

2、文藝復興對古希臘的研究熱潮。

3、法國大革命中認識到藏品的意義,悲觀是教育機構。

(2)誕生階段

烏菲齊博物館。1584,代表任務老柯西莫,主要收藏文藝復興時期珍品。

阿仕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

1682年,是英國貴族阿仕莫林收藏的貨幣、徽章、武器、服飾、美術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各種動植物礦物標本全部捐獻給牛津大學、建立了向公眾和學者公共開放的博物館。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近代博物館,因為它的建立標誌著博物館開始向社會公眾開放,稱為社會文化活動的場所。… ...➔➔➔

Museology

定義

中國: 博識多知;《博物志》

日本:保存管理文件或研究學問之地

文化與歷史的延續使民族保持活力

國家文物局: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

《博物館辦法》:是指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

國際博協:向公眾開放的非盈利性常設機構,為……展出人類物質及非物質遺產。

英國博協:承擔社會的信任責任。

價值觀

公共利益:關注社會發展、社會福利,關注人的發展

代際(子孫)利益:文化保藏、文化傳承。

文化價值:知識、觀念、行為規範、發展願景。

文化多樣性:異時,異域。

觀念

1946年:功能是展示藏品。

1961年:強調藏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作用。

1974年:更多體現學術傾向。

要素

資源

專業人員

藏品

陳列 (展覽、教育活動、社會活動)

觀眾

現代博物館的幾個維度

1、人類的「記憶之廟」

2、現代博物館是徵集、保存、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事物——即視覺文化產品——的場所。

3、尤其是藝術博物館還是傳承藝術與培養與激勵藝術創造才能之所。… ...➔➔➔

重拾畫筆

已經有兩年沒怎麼畫過畫了。

13年前我就用過數位板,當我再次看到自己曾經寫下的東西時,感到自己早已不是曾經的樣子。當時的自己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會走上這樣這一條路。

但走在這條路的過程中,自己慢慢喪失了初心,隨後只有獨自面對數不清的痛苦與艱難。

可以說,我早就放棄這條路了,也不想回過頭去看它,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我也知道這條路上的一切是從何而來。

有人說,它對於我這種人來說是一個意外背負的十字架。我想,這個十字架什麼時候可以卸下呢?

令我慶幸的是,未來的路逐漸屬於我自己,我不知道的是,我能不能獨自承擔自己所做的選擇,但我知道,這是通往前方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