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or and exhibition

Curator 是一个专有名称,曾经被作为“博物馆馆长”之意。

做一个策展人要具备资金筹措能力。

故宫的展览负责人以前是一个机构,以前很稳定。

从展览体制上日本的博物馆和西方没有区别,学艺员的背景是艺术史和博物馆学。 近20年当代形态的艺术开始进入博物馆。 以现当代艺术命名的博物馆开始出现。(美国惠特尼博物馆)

从策展人到独立策展人体现能力的提升可以把各种资源有效的进行组合。
他不涉及到卖作品,画廊和策展人没关系。

如果要想做一个和它相关的展览是不是具备可能性,很多当代艺术的展览模式可能就是需要展览空间。

他们能敏感的发现社会当中的一个动向。泽曼先生被当成最早的独立策展人。
策展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的先知者。

Museum and public

公众态度公众责任如何建立?
很多民间的组织开始带领公众参观博物馆。

我们可以从社会端参与到其中。

一、当代社会语境下的博物馆下的博物与公众
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紧密与否,关系到博物馆的成熟度。
近20年来,多数博物馆开始制订积极的公众战略
如果纳稅人的钱并未投入到想要的地方。
理想的地方是纳稅人的钱可以投入到他理想的地方。

在政府财政危机的时候博物馆应该规避风险。
“博物馆独立运动”
博物馆的服务方面打开后就开始市场化运动。
如何让它们之间的关系健康化。

二、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良性循环
关于“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博物馆的态度:
我们不要批判旧博物馆学,而是要让旧博物馆学变成新博物馆学。
组碍:公众与博物馆文化上的格阂。

引发的问题的思考:
1、应当由谁来决定博物馆展出什么?(专业/非)
公众往往会有非专业的需求。
2、社会大众的兴趣和需求是怎样确定的,博物馆应如何对比作出反应?
很多的当代的艺术展是小朋友喜欢的
3、在满足大众需求中如何看待日益增长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问题。… ...➔➔➔

New Museology

学期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个体与这个事物的关系。

新博物馆学视野下博物馆认知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博物馆学的三次研究高潮发生于30、50、80年代

30:世界范围内第一次研究高潮

50:世界博物馆学研究出现第二次高潮,开始成为世界性的事业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博物馆学的活动逐渐独立并且清晰起来,博物馆组织的分类开始基于功能加以区分。

80年代中期,“新博物馆学”运动

广阔的社会背景: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区主义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博物馆和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新博物馆学 理论基础:除方法与技术外,还要懂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发展策略:观众需要为主,大众主义,专家参与

展示手法:动态的,采用主题单元展示,内容侧重内在与未来,尽量让观众参与,注意娱乐与休闲,多种传播方式。

人如果只是私密化存在的话,社会是难以进步的。

新博物馆学对博物馆的多重认识:

博物馆可以是不同形式的空间:

“飞地” 人类可以通过这块飞地领略人类文化遗产。… ...➔➔➔